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全球稳定币监管对决:香港与美国如何重塑金融新秩序?

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紧接着金管局甩出两份细化监管的咨询文件——这场酝酿三年半的制度建设,终于为加密货币世界投下一颗明确的“合规定心丸”。几乎同时,美国参议院以66:32的票数通过《GENIUS法案》,两大全球金融中心在稳定币监管领域的隔空较量,正式拉开序幕。

0?wx_fmt=png&from=appmsg

香港能否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态度,在这场竞赛中跑出自己的节奏?我们不妨拆解两地规则的异同,看看这场监管博弈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影响。

一、香港《稳定币条例》:三年磨一剑的监管蓝图

从2022年初的加密资产讨论文件,到2023年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落地,再到2024年沙盒测试验证技术可行性,香港的稳定币监管之路走得步步扎实。最终出台的《稳定币条例》11章175条,把模糊的行业规则变成了可落地的操作手册。

1.哪些稳定币被纳入监管?条例给“指明稳定币”划了清晰红线:必须锚定官方货币(比如美元、港币)或金管局认可的资产,靠算法“画饼”的稳定币被直接排除在外。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保留了“动态扩围”的权力——未来出现新形态稳定币,监管范围可以灵活调整。

2.储备资产:安全垫有多厚?这部分堪称监管核心:

储备资产必须100%覆盖流通市值,还得根据风险加设“缓冲垫”(比如信用债要15%以上超额抵押);

只能买高安全性资产:三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存款、主权政府债券(风险权重0%)、隔夜逆回购协议等,连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都被严令禁止;

最关键的是,储备资产要通过信托完全独立于发行人资产——哪怕公司破产,用户的钱也能优先兑付,托管机构还得是持牌银行或金管局认可的“靠谱角色”。

3.谁有资格发稳定币?不是随便注册个公司就能入场:

必须在香港有实质业务,境外公司想进来也得落地生根;

非银行发行人实缴资本至少2500万港元,还不能随便挪给关联公司用;

高管团队得通过“身家审查”——无犯罪记录、财务稳健是基本盘,连董事会都要求至少1/3是独立非执行董事,严防“一言堂”。

香港的两张王牌在全球监管比拼中,香港有两招挺亮眼:

跨境长臂管辖:境外发行的稳定币只要锚定港币,或者向香港公众“吆喝推广”,就得乖乖申请牌照——哪怕你在海外,只要想做香港生意,就得守香港规矩。

多币种灵活锚定:不像有些地方只认单一货币,香港允许稳定币锚定多种官方货币。港币稳定币甚至能直接用美元资产做储备(多亏联系汇率制),这无疑给国际玩家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美国《GENIUS法案》:巨头与中小玩家的分层监管术

美国的监管思路透着“大而全”的特点,这套法案把稳定币分成“国家队”和“地方队”:

联邦管巨头:市值超100亿美元的稳定币,必须拿美联储或OCC的牌照,定期接受压力测试,反洗钱合规一个都不能少;

州监管中小玩家:市值低于100亿美元的可以在州里备案,但规矩得和联邦“基本对齐”,一旦做大到百亿规模,自动升级为“联邦监管对象”。

在发行主体和储备要求上,美国的风格更“硬核”:

发行人只能是银行子公司、联邦批准的非银行实体,还明确禁止稳定币“搞理财”——不准给用户付利息;

储备资产几乎锁死在美元体系内:现金、93天内到期的国债、国债回购协议,连再质押都不允许;

透明度要求极高:每月公开储备详情,CEO/CFO得签字背书,市值超500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还得披露审计财报。

三、两种监管哲学:各有什么算盘?

把两地规则摆在一起看,差异其实藏着深层逻辑:

0?wx_fmt=png&from=appmsg

简单说,美国想通过“严监管+美元锚定”巩固现有优势,香港则想靠“灵活性+跨境覆盖”吸引全球玩家——前者稳扎稳打守江山,后者剑走偏锋抢新机。

四、对加密行业:机会在哪?挑战又是什么?

香港的优势很明显:背靠内地庞大的实体经济,稳定币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通证化(RWA)等领域有天然场景。比如把内地的优质资产通过合规稳定币在香港流通,既能服务实体经济,又能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但压力也不小:美国在公链技术、加密协议等底层领域根基深厚,USDT、USDC等巨头已形成美元主导的生态。如果更多项目选择留在美国,香港可能面临“制度热、项目冷”的尴尬。

不过长远看,这场监管竞赛不是零和博弈。香港的多元储备尝试、美国的分层监管经验,都在为全球稳定币市场探索“合规框架”——当规则越来越清晰,加密行业才能真正从“野蛮生长”走向“有序创新”。

结语:谁能定义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

香港和美国的监管路径,其实代表了两种野心:一个想成为“多币种稳定币枢纽”,一个想巩固“美元稳定币霸权”。随着更多国家加入这场制度建设,稳定币可能不再只是加密圈的“小众玩家”,而是重塑跨境支付、资产流通的关键角色。

对行业来说,清晰的规则永远比模糊的自由更重要。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或许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看谁能在“安全”与“创新”之间,找到最精准的平衡点。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