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40亿美元估值争议不断,Pump.fun公募是机遇还是陷阱?

Pump.fun 正式宣告发币的那一刻,链上本就紧绷的弦再度收紧。有人斥其在被竞品 LetsBONK 反超后估值虚高,也有人担忧其趁势榨干最后一波流动性后悄然离场。

以 40 亿美元估值开启公募,合约交易先于现货开放

7 月 10 日晚,多次传出发币消息的 Pump.fun 终于打破沉默,正式宣布将于 7 月 12 日启动原生代币 PUMP 的首次代币发行(IC0),并承诺即将进行大规模空投。根据官方披露信息,PUMP 代币的总供应量为 1 万亿枚 其中 33% 用于 ICO 销售,24% 预留给社区和生态系统计划,20% 分配给团队,13% 给现有投资者,其余分配给生态系统基金和基金会。

此次 IC0 将发售 1500 亿枚 PUMP 代币,单价为 0.004 USDT,占总供应量的 15%,预计总融资达 6 亿美元,对应项目整体估值约 40 亿美元。

不同于其他热门项目大多常选择在 Binance 等头部平台登陆,本次 Pump.fun 的公募将通过 Bitget、Bybit、Kraken、Gate.io 等交易平台进行,参与者可使用 bbSOL、SOL 或 USDT 等资产购买。且令人意外的是,Binance Futures 早于 PUMP 公募前宣布上线 PUMP/USDT 永续合约预售交易。此次公售将持续至代币售罄或 7 月 15 日 UTC 时间 14:00 截止。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与英国用户将因合规问题无法参与此次 ICO。

而根据 PUMP 释放时间表,分配给团队和现有投资者的代币将从 2026 年 7 月份开始逐步解锁;分配给社区和生态系统计划的部分会从代币发行首日逐步解锁,并在 2026 年 7 月分配完毕;其他分配给 IC0、流动性+交易平台、基金会的代币份额会在代币发行首日完全解锁。此外,官方表示,PUMP 代币在销售结束后 48 至 72 小时内开放转账功能,初始阶段暂不开放自由交易。

随后,Pump.fun 创始人 Alon 同步发布推文披露项目未来重点发展战略:1. 提升已上线代币的质量、可持续性和多样性:未来创作者收益共享机制功能将扩展至 CTO 项目,同时也将对费用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2. 加倍投入社交领域:进一步投资和聚焦 Pump.fun 直播功能。3. 持续投入打造用户体验。4. 扩充团队规模:目前团队的基础框架已初步搭建完成,已有 70 多名核心成员,涵盖工程、数据、安全、信任与合规、法务、运营和增长等多个领域;将通过招聘和战略性收购继续积极扩张团队,首笔收购也即将官宣。

Pump 发币遭一边倒批评,创始人昔日言论被「打脸」

当下,MEME 市场流动性和情绪早已今非昔比。作为 MEME 赛道的长期龙头,Pump.fun 如今不仅面临日收入和日活跃度大幅下滑,还被竞争对手 LetsBonk 反超市场份额(相关阅读:Letsbonk 逆袭成 MEME 发射平台顶流,多项关键指标首次超越 Pump.fun)。然而,Pump.fun 却以高达 40 亿美元估值发起公募,在社区引发了一边倒的质疑与批评,甚至被指可能抽干本就有限的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加剧市场疲软。

更尴尬的是,Pump.fun 创始人 Alon 过往的言论也被社区翻了出来,堪称「打脸现场」。Alon 曾在 2024 年 3 月表示,预售必须进行市场推广才能证明估值合理,带来巨大的业绩压力。预售的唯一好处是可以让你把筹集到的资金装进口袋。结论:每一次预售都是骗局。不仅如此,他还直言,交易平台上市已死,上市缺乏透明度会导致违规行为和糟糕的货币选择。

在 IOSG Ventures 合伙人 jocy 看来,Pump.fun 虽曾创造 7 亿美元协议收入的辉煌,但近期数据显示其日收入已暴跌 92%,市场占有率降至 39.9%,被竞争对手 LetsBonk 超越。本轮 40 亿美元估值的 ICO 存在严重问题:治理结构不透明、团队释放条款不明确,且在山寨币下行周期中过度透支估值。他认为,团队已通过手续费获得巨额财富,团队既无意愿也无能力去「拉盘」或「控盘」。此次 ICO 更像是「退出流动性」而非长期发展计划。建议投资者将此视为高度投机性赌博,非基本面投资;耐心等待代币上线一周后再决策,并采用分批参与策略降低风险敞口。

对于估值争议,加密 KOL@Michael_Liu93 也发出类似质疑,如果 Pump 体量仍是龙头,那 40 亿美元估值可以打,甚至具备估值上行的想象空间。但现实情况是 Pump 是龙二,业务体量只有 bonk 的 1/3,却定了比龙头贵一倍的估值,难以说服市场继续抬高 Pump 的价格。而 Pump 作为「标杆项目」,如果公售表现不佳,对整个 launchpad 赛道来说是一场雪崩,游戏已经到尾声了。

加密研究员 @rezxbt 更是犀利指出,Pump.fun 正在上演一场彻底的「收割行动」。它的代币经济模型从各个角度看都像是一场敛财骗局,在过去一年创收 7.5 亿美元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向生态系统投入一分钱,现在又通过公募试图再榨更多资金。团队自己手握超过 40% 的$PUMP 代币,现在却又将代币抛售给那个曾经支持 Pump.fun 并帮它赚得盆满钵满的社区,这简直就是在割韭菜。

不过,也有部分声音持不同观点,甚至有传言几家头部的加密基金已经出售手中的山寨币,以参与 Pump 的募资。KOL@0xShual 认为,将 Pump.fun 从其他竞争对手中单独拿出来批判是不公平的。如果$PUMP 失败了,其他项目(比如 launchcoin 或 bonk)也无法独善其身。他们在财务上作出理性选择,这不是什么原罪。Pump 是一家盈利公司,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展示了交付与增长能力,并因此赚了很多钱,相比没有真实用户的高估值 L1,他更愿意持有一家利润丰厚、增长强劲的公司股份。如果市场愿意为$PUMP 抛售其他资产,恰恰说明它是优质资产。他认为,「MEME 赛道已死」的论调只是阶段性情绪,若 Pump 未来能通过空投、推出产品矩阵并设立收益回馈机制,市场风向极可能迅速扭转。

他进一步指出,决定一个项目真正值得长期持有,关键在于两个因素:一是是否拥有足够强的叙事与市场跟风预期;二是是否拥有真实可持续的收入,并愿意以机制性方式回馈代币持有者。

Pump.fun 的发币风波,其实也揭示了 MEME 市场当前面临的集体性困境,即情绪退潮、流动性紧缩、估值被过度透支。然而,尽管模因叙事已近枯竭,真正获利者寥寥无几,却依然有人像刮彩票一样甘愿排队下注。发币的生意没有停歇,新台子还在源源不断地上线。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