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科普> 正文

区块链标准化建设现状:ISO与各国标准组织动态‌

在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区块链标准化工作正成为各国技术竞争的焦点。从ISO到各国标准组织,不同机构在技术框架、互操作性、治理模型等方面呈现出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态势。本文将揭示当前标准制定中的关键争议点,分析主要参与方的战略差异,并探讨这些标准实践对行业发展的实际影响。

区块链标准化建设现状:ISO与各国标准组织动态‌

国际标准组织的推进瓶颈

ISO/TC 307技术委员会在2019年发布的首批区块链国际标准遭遇了实施困境。据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关于智能合约法律效力定义的条款曾引发美、德代表团长达11个月的争论。这种分歧导致ISO 22739标准中关于数据溯源的部分至今仍存在5处待定内容,反映出技术标准化面临的根本矛盾——既要保持技术中立性,又需兼顾司法辖区的特殊性。

日本经济产业省2023年发布的《分布式账本技术适用指南》体现了一种折中方案。该文件将资产登记类应用与信息存证类应用进行差异化规范,前者强制要求符合JIS X 9901认证,后者则采用自愿认证模式。这种分层处理方式在韩国KATS近期修订的区块链标准草案中也能看到相似痕迹。

区域性联盟的突围尝试

欧盟标准化委员会CEN/CENELEC在MiCA法规框架下推行的可互操作标准引发行业关注。其核心要求包括:跨链通信必须支持至少三种共识算法,节点部署需满足EN 50600数据中心标准。不过柏林工业大学的最新测试显示,现有主流协议中仅有36%能同时满足这两项要求。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东盟标准与质量咨询委员会正在发展特色路径。其2024年工作文件特别强调热带气候条件下的设备耐久性标准,这与其他地区侧重逻辑层的标准形成鲜明对比。新加坡IMDA官员在公开演讲中承认,这种差异化策略实际是为了规避与欧美在核心技术标准上的直接竞争。

企业联盟的实质影响

Hyperledger基金会等组织制定的事实标准正在产生超出预期的实际作用。航运业区块链平台TradeLens的案例表明,当行业特定平台达到临界规模时,其内置的技术规范往往比官方标准更具约束力。这种现象在医疗数据交换、农产品溯源等领域均有显现。

风险提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专利埋伏问题日趋严重。根据欧洲专利局统计,2020-2023年间区块链基础技术专利申请量增长470%,其中38%涉及标准必要专利。部分企业正采用"标准未动专利先行"策略,这可能导致未来标准实施面临潜在法律风险。

行业专家观察到,标准竞赛背后是技术路线的角力。中国CCSA重点推进的BaaS标准与IEEE主导的边缘计算标准存在架构冲突,这种分歧可能迫使开发者面临技术栈选择困境。当标准本身成为竞争工具时,其原本应具备的降低行业摩擦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