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从争议关停到市值 21 亿:Pump.fun 直播的疯狂逆袭史

在 Solana 生态的浪潮里,有一个平台把 “注意力经济” 玩到了极致:它让普通人一键发币,用直播喊单带火 Meme 币,也曾因极端内容被骂到关停,如今却靠着升级玩法逆袭成市值超 21 亿的 Web3 创作者经济新标杆。它就是 Pump.fun,一个让 “看直播” 和 “炒币” 彻底绑定的疯狂平台。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它的直播功能 —— 从初期爆火到争议停服,再到 2025 年的强势回归,看看它究竟如何改写 Meme 币的玩法,又藏着哪些致命风险。

0?wx_fmt=png&from=appmsg

一、2024 年 5 月:横空出世的 “币圈快手”,直播带火 Meme 币

2024 年 5 月 28 日,Pump.fun 在 X 平台扔出一颗 “炸弹”—— 宣布上线直播功能。当时没人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会直接改写 Solana 生态的 Meme 币玩法。

它的初期设计特别 “接地气”:像 Zoom 一样支持多人连线、屏幕分享和语音聊天,任何人只要在平台 “舞台” 上,就能开启直播当 “币圈主播”。主播可以喊观众上麦互动,也能直接在镜头前分析行情、喊单自己发行的 Meme 币;观众更直接,不用刷礼物,买主播的代币就是最好的 “打赏”,代币涨了还能跟着赚钱。

这一下就戳中了币圈的 “爽点”—— 传统 Web2 直播里,主播靠广告、打赏赚钱,观众只能当看客;但在 Pump.fun,观众买币既是支持主播,也是投机。比如当时嘻哈歌手 Iggy Azalea 来平台发币,开直播聊了半小时,代币直接被抢疯,热度远超她在 YouTube 的节目。平台数据显示,有主播靠一场直播,收益比在 Twitch 播一个月还多,“币圈快手” 的名号很快传开。

短短几周,Pump.fun 就挤满了想靠直播发币的创作者和想 “赌一把” 的观众。大家发现:原来 Meme 币不止靠蹭热度,还能靠直播实时拉流量,“边看边炒” 的模式,比单纯蹲盘有意思多了。

0?wx_fmt=png&from=appmsg

二、2024 年 11 月:极端内容炸锅,直播功能被无限期关停

就在直播功能火得一塌糊涂时,一场 “翻车” 来得猝不及防。

为了博眼球、推高代币市值,平台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离谱的内容:有人直播 “烧伤币”(故意销毁代币制造稀缺感,实则拉盘后跑路),有人搞成人主题擦边,甚至有人直播自杀威胁、裸露隐私部位,最夸张的是有人串接成人网站假直播,骗观众买币后直接 “割韭菜”。

这些极端内容很快引发社区愤怒 —— 本来是想玩 Meme 币图个乐,结果变成了 “猎奇现场”,更有人担心:再这么乱下去,肯定会引来监管重拳。2024 年 11 月 25 日,Pump.fun 官方终于扛不住压力,宣布 “无限期关闭直播功能”,理由是 “确保用户安全”,并承诺会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可能引入 KYC 后再考虑恢复。

停服后,Pump.fun 的声誉一落千丈,不少用户吐槽 “好好的牌打得稀烂”,但更多人觉得这是 “自救”—— 毕竟在去中心化平台里,没有监管的 “野蛮生长”,迟早会把自己玩没。这次关停,也让行业开始思考:Web3 的娱乐化,到底该怎么平衡 “自由” 和 “底线”?

三、2025 年 9 月:升级回归 “Pump.fun Board”,直播玩出 “预测 + 慈善” 新花样

沉寂近一年后,Pump.fun 在 2025 年悄悄搞了个大动作 —— 直播功能升级回归,还换了个新名字 “Pump.fun Board”(简称 Board),直接上线独立板块(https://pump.fun/board),玩法比以前更野了。

最明显的变化是 “互动感拉满”:平台把直播和 “预测市场” 绑在了一起。比如主播开直播打游戏,会提前设个赌局 ——“下一局能不能击杀 10 人?” 观众买币下注,要是主播真做到了,下注的人就能赚币;要是没做到,代币就可能缩水。这种 “直播过程决定收益” 的模式,把 “看客” 彻底变成了 “参与者”,有人调侃这是 “眼球变筹码,越刺激越赚钱”。

内容也变得更 “多元”:既有 101 岁老奶奶开直播聊日常,衍生出 Meme 币 $GRANDMA,上线没多久市值就涨起来;也有主播搞 24 小时慈善直播,观众买币的部分收益捐给公益,算是给疯狂的投机添了点温情。平台数据显示,光 “毕业板块”(市值突破阈值的代币)里,就有 39 个代币市值超 100 万美元,热度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Pump.fun 的底气也更足了:在和 BONK.fun 等对手的竞争中,它的市占率占到了 81.2%;平台代币 $PUMP 价格反弹 65%,市值突破 21 亿美元;还推出了 Android 和 iOS App,支持实时存取款,用户躺着就能看直播炒币。就连 Base 链上的 CreatorX(Web3 版 TikTok)搞粉丝代币化,也得把它当标杆 —— 足见它在 Meme 币直播领域的地位。

四、狂欢背后的风险:Meme 币的 “归零魔咒” 与法律雷区

不过,再热闹的狂欢,也藏着看不见的坑。Pump.fun 的直播模式,本质还是 “高风险投机”,普通人要是没搞懂规则就冲,很容易栽跟头。

首先是 “代币归零风险”。Meme 币本身没什么实际价值,全靠热度支撑,大部分代币上线几天就 “ rug pull ”(项目方卷钱跑路)。有案例显示,一个小学生开直播 “割韭菜”,靠忽悠观众买币赚了 3 万美元,结果被网友扒出学校,不仅自己惹麻烦,跟着买币的人也血本无归。

其次是 “内容管控的雷区”。虽然平台说完善了审核,但极端内容还是没完全消失。要是参与了涉及暴力、色情的直播,不仅可能被平台封禁账号,还可能触犯法律 —— 毕竟监管对加密领域的内容管控只会越来越严,没人想因为 “看个直播” 踩红线。

还有 “资金安全问题”。Pump.fun 不是交易所,不负责托管资金,用户得用自托管钱包操作。要是私钥丢了,或者点了钓鱼链接,钱没了都找不回来。平台也反复提醒:“我们不提供投资建议,别把养老钱、学费拿来炒币。”

0?wx_fmt=png&from=appmsg

结语:Web3 娱乐化的 “试验田”,狂欢还是陷阱?

从 2024 年的争议关停,到 2025 年的市值 21 亿,Pump.fun 的直播功能,其实是 Web3 创作者经济的一块 “试验田”—— 它把娱乐、社交、投机拧成一股绳,让普通人也能靠注意力赚钱,但也暴露了去中心化平台的痛点:自由和监管如何平衡?热度和价值如何共存?

对想参与的人来说,记住一句话就够了:可以看热闹,可以小玩两把,但别把全部身家押进去。毕竟在 Meme 币的世界里,狂欢常有,而真正能赚到钱的,永远是那些看清风险、守住底线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