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当家
2025-09-08 15:12:02
在香港 BNB Chain 五周年的提问环节,币安创始人 CZ(赵长鹏)就多个 Web3 与金融科技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涵盖从机构级货币市场基金代币推广,到去中心化科学发展等核心问题,为行业发展带来诸多思考。
机构级基金代币:突破白名单与 DeFi 开放性的困境
机构级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如何在白名单限制下,与 DeFi 的开放性实现兼容?这一问题犹如横亘在行业发展道路上的巨石。CZ 坦言,这是个难题,且没有绝对标准答案。不同项目获客方式各异,与如招商系(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这类实力强劲的大型合作方携手,不失为良策。毕竟其强大的品牌力能为项目背书。
不过,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切实获得用户,争取合作方在其生态体系内为项目提供足够的曝光与支持,像官网、App 入口以及线下网点展示等细节,都需在合作谈判中敲定。另一方面,项目自身也得为合作方带去 Web3 原生用户。归根到底,产品的有效性和 “市场 — 产品匹配”(PMF)才是核心。营销固然重要,但产品必须打磨到用户愿意使用且能够留存的程度。以借贷产品为例,利率、流动性等核心指标往往是用户最为看重的,所以产品力必须过硬。只要能持续创造价值,并在合作生态中占据突出位置,机构级基金代币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香港金融政策: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香港的金融政策对未来科技创新本地化发展影响深远。CZ 指出,一个地区业务的成功与政府态度紧密相关。政府若秉持开放、支持创新的态度,创新自然会蓬勃兴起;反之,若选择封闭,各行业发展大概率受限。
在 CZ 看来,Web3 作为先进行业,可与 AI、Biotech 等新技术相互融合。这些新技术受政府支持,且行业间相互影响。例如,AI 发展离不开金融支付,数字货币在其中至关重要;生物技术的进步也依赖 AI,否则发展将极为缓慢。而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能为这些行业融资提供解决方案,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区块链技术同样大有用武之地。香港积极吸引外资、技术人才及行业入驻,对 Web3 和数字货币行业十分友好。不过,若中国大陆未来支持数字货币和 Web3 发展,鉴于其庞大市场规模,可能会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当前,香港作为试点城市,正迎来绝佳发展机遇。
CZ 的关注焦点:RWA、AI 与生活新体验
谈及近期关注焦点,CZ 兴趣广泛。他曾尝试在 BSC 上参与相关操作,还觉得 memecoin 很有意思,但其持久性有待观察。当下,RWA(真实世界资产)引发了他浓厚的兴趣。RWA 潜力巨大,不过挑战重重,资产上链后可能被归为证券或商品,面临不同合规要求,流动性和兑现问题也亟待解决,攻克这些难题充满挑战与趣味。
同时,AI 和生物技术也占据了他不少时间。尽管他个人可能不会直接投身 AI 项目,但会在投资上布局。此外,他出差频率增加,许多国家高层领导就 WEB3 监管、数字货币基金运作等问题与他交流,他也乐于分享经验。在忙碌工作之余,他的生活也增添了新乐趣,旅游和运动成为他的新爱好,滑雪、水上冲浪等极限运动让他乐在其中。虽然滑雪有一定风险,水上运动却让他更有安全感,也更能享受其中。
区块链应用路径:从大宗商品到大众参与
区块链未来应专注于大宗商品结算,还是向更多个体开放?CZ 认为,长远来看,区块链必然走向大众化,个体均可参与,但这需要时间积累。任何趋势从萌芽到被大众接受,再到形成充足流动性,都依赖用户规模的增长。以数字资产为例,早期比特币价格低、流动性差,波动剧烈,如今用户增多,但仍处于发展早期。从 “采用率” 看,随机抽样 100 人,可能七八人持有过数字资产,资产配置比例却低于 1%,说明数字资产仍是小众资产。正因如此,早期从业者才有机会崭露头角。
区块链发展需一步一个脚印,先关注当下真实用户和流动性,早期成本要可控。如今行业规模已今非昔比,流动性是逐步积累的。初期要精准找到核心用户,哪怕只有几十人,让他们在产品上交易,再逐步扩散。短期内,金融类、标准化程度高、易交易的标的更易推动,这也是稳定币、证券与大宗商品代币化受关注的原因,随后其他资产类型会逐步跟上。初创平台要把握好时机,合理投入,稳步推进。
RWA 定价权迁移:从传统到链上的变革
RWA 的定价权是否会从传统撮合端转移到链上?传统金融产品定价相对容易,有完整历史价格和框架,但房地产、艺术品等资产定价困难。CZ 认为,RWA 发展起来后,定价权将向链上转移,因为链上交易和流动性更好。
以稳定币为例,当各国发行稳定币,现有外汇交易模式将被改变,链上定价更透明、实时且交易时间不受限。大额稳定币交易已能通过 AMM 完成,未来其他商品包括房地产等流动性较小的标的,定价权也可能迁移到链上。这是相互促进的过程,链上定价形成后,交易量将逐步提升。当前 RWA 数据存在缺口,做好数据平台将吸引大量流量,围绕 “数据” 的平台机会众多,资产价格上链将使定价更透明。
上市公司股票代币化:合规困境与未来突破
上市公司为何不直接发行 “原生链上股票”,而选择第三方分发机构?CZ 表示,核心原因是合规问题。多数上市公司受证监会监管,自行发行 Token 将股票代币化并在链上交易,是否被允许并不明确,各国监管口径不一。通常情况下,直接发行会被认定为证券,受证券监管,购买者需完成 KYC、投资者适当性、反洗钱等程序,这与链上钱包无需 KYC 的特性相悖,且存在 “合格投资者” 要求和跨境合规问题。
所以目前常见 “中介模式”,公司将标的卖给合规中介,由中介在链上发行代币,该代币不直接代表股票,与基础证券拉开法律距离,这也导致代币往往没有分红权和投票权。若香港等地区明确允许上市公司拿出一定比例股份以代币形式发行,股票代币化有望迅速发展。当前部分股票代币与现货股价脱钩,价差长期存在,说明产品兑换机制不顺畅。理想状态是监管给出清晰框架,技术层面实现并不困难,监管落地才是真正瓶颈。
去中心化科学(DeSci)发展:破圈之路的挑战
去中心化科学(DeSci)概念虽已提出,但落地困难重重。CZ 认为,DeSci 迟早会取得进展,不过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科研周期长,与 Web3 用户追求短期收益的预期不符。科研项目如新药研发,往往需要数年时间,而 Web3 用户更倾向于短期获利。从理论上讲,科研人员需要资金支持,Web3 社区若能提供早期资金,项目成功后将部分收益分配给 Token 投资者,经济逻辑可行。
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在尝试,CZ 团队也进行了投资。若能出现如研发出抗癌有效药物这样的成功案例,行业将迅速火爆。随着 AI 技术发展,其在生物科学信息处理、医疗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推动 DeSci 领域实现突破。但在当前,周期长仍是阻碍 DeSci 破圈发展的主要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师爷陈9.8解析市场动态:关注PPI和CPI数据对美联储议息影响,大饼关键点位在111K附近震荡,以太区间4206-4515波动。市场情绪脆弱,短期支撑107.7K需守住,建议关注阻力位111.6K和112.5K。
币安创始人CZ在香港BNB Chain五周年活动中探讨Web3金融未来,分享机构级基金代币与DeFi融合、香港金融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以及RWA、AI等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
2025年9月6日-7日区块链24小时资讯:比特币价格逼近11万美元,市场波动剧烈。特朗普家族加密业务引争议,美参议员沃伦公开批评。纳斯达克加强加密公司监管,美国拟成立数字资产联合委员会。白俄罗斯呼吁强化加密货币监管。
币圈院士分享9月7日比特币和以太坊行情分析,比特币在11万关口震荡,关注109500支撑与112800压力;以太坊窄幅波动,关注4275支撑与4350阻力。建议合理控制仓位,严格止损,稳健操作。
加密市场近期动态频出,纳斯达克加强监管、以太坊基金会转换ETH、黄金创新高,特朗普媒体收购CRO代币,行业正经历监管与创新的关键时期。
艺术品RWA革命:区块链技术让千年文物焕发新生。通过确权、分割和链上流通,沉睡的艺术品资产被激活,让更多人参与文化传承。虚拟与现实融合,艺术品从博物馆走向数字世界,开启文化与金融的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