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软件教程>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作者:佚名时间:2025-10-13 13:33:01

在无人关注的角落,网易那款自称要运营 150 年的游戏《射雕》,活了一年半后宣布即将停运。

小发感觉有种淡淡的忧桑,我想起了小时候也曾和《射雕》一样充满雄心壮志,琢磨考进清华后要干什么,结果长大后发现清华是考不上了,最多也就去清华池泡泡澡了。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这不是网易第一款出师未捷而中道崩殂的游戏,按猪厂那恐怖的下崽速度,有几个游戏暴毙很正常。像是之前我们聊过的《天启行动》,只活了 45 天。

可不正常的是,其他火速停运的网易游戏和《射雕》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外界常见的说法是《射雕》从 2018 年开始陆续砸了 10 个亿进去,这个数字有点夸大但不多,有从业者估算后说实际研发成本没 10 亿,可烧了七八个亿还是有的。

朋友,你知道在游戏行业 7、8 个亿是什么概念吗?

这笔钱足够做将近 3 个《黑神话:悟空》或者 2 个《影之刃:零》,放在全球游戏行业都相当可观。最近上线的索尼第一方游戏《羊蹄山之魂》,成本也就 6000 万美元,约 4.27 亿人民币。

emmm,上次看到这种火速凉凉的高投资国产游戏,好像还是隔壁腾子烧了 8-10 个亿的《元梦之星》。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对《射雕》而言,钱是真金实银的砸下去了,却没溅起多少水花。

从排名趋势就能看出来,游戏基本处于一种起落落落起落落落落的状态,偶尔能有 2 秒真男人的高光时刻,可大部分情况下都相当疲软,在百名开外晃悠,主打一个重在参与。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如果说排名是面子,那赚钱能力就是里子。

根据点点数据信息,游戏上线首日 iOS 端流水 22 万美元,首月 iOS 预估流水约 2745 万人民币,远低于投行预测的 4-5 亿元,App Store 评分 2.5,成绩稀烂。

比来自同行的压力更可怕的,是来自同事的压力。

同是猪厂的《逆水寒》,首月流水有 20-30 亿人民币,开局被喷爆的《燕云十六声》,首月流水也有 7.15 亿元以上。

这还玩毛?跳了。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射雕》自己也知道,这回捅了个大篓子。

今年早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被拉出来补天的第二任制作人回应说在公测失败后,核心人员流失比较严重,游戏处于天崩状态。

于是后续开始各种修修改改缝缝补补,但正如开头所说,结果大伙也知道了。

当然,可能有些差友没玩过这个游戏,这里还是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从游戏名就能看出来,它又是一部根据金庸老爷子 IP 改编的作品,剧情的主要走向基本已经固定,只是在部分地方会做一些增补修改。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在最初版本,《射雕》想玩的是二次元开放大世界那一套,再加上传统 MMO 玩法。

这个想法相当大胆,它想单人体验和多人社交一把抓,MMO 的数值和老二游的抽卡都给你安排上,听起来还挺新鲜。

更别说它还标榜自己既不滚服又不卖数值,低价时装只卖 9.9,零氪党似乎也不用担心活不下去。

从某些角度来说,《射雕》做得还算不错。

比如说它有尝试在金庸世界观下,还原真实大宋文化,这是网易的长处。但倒也不必尬吹《射雕》的还原度有多高,玩家当成大宋观光模拟器哈哈一乐就行。

另外,游戏在音乐音效这块也有点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搞了套交互音乐系统,增强玩家沉浸感,提升游戏体验。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所以,《射雕》问题在哪?

是玩法太落伍了吗?可是贪玩蓝月那类页游都有不少老板养着,每年也不少赚钱。

是金庸 IP 不行了吗?可《逆水寒》还是根据武侠小说作者温瑞安的几部小说改编的,不也给网易赚麻了么。

NO,《射雕》并非是因为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了游戏暴死。

它的死因,可以从建模上品出点味道。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鉴赏郭靖和黄蓉的盛世美颜。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说真的,上一个让我感到不适的郭靖,还是今年上映的徐克那部,豆瓣 5.2 分,图我就不放了。

需要强调的是,小发并不是吐槽人物建模风格本身,初期《射雕》这种人物设计风格,贴近 BJD 娃娃。其特点是逼真的同时带着动漫风,给人一种 2.5 次元的感觉。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这种风格本身没啥问题,问题是《射雕》为啥会觉得,当年看金庸作品长大的人,都会喜欢 BJD 呢?

2023 年的时候,其实就有人表示对这种画风不感冒了,公测开始,《射雕》也没少因为这事挨批。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人物建模的问题只是《射雕》失败的表象,没有搞懂自己想要什么,要服务什么人,这才是游戏暴毙的罪魁祸首。

因为游戏本来就是一个缝合怪,它融合了二游开放大世界+武侠 MMO,似乎面面俱到,又好像啥也没做好。

所以出现这么一种不知道给哪类玩家的建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乎,在被现实狠狠教育后,面对已经显露出凉凉苗头的《射雕》,开发团队终于下了狠心,给角色们来了波大整容。

不错不错,看长相,黄蓉终于从实验小学六年级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初中生了。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美术只是游戏调整中比较显眼的一个,其他方面《射雕》也做出了不少修改,应该有朋友还记得,几个月前,在网上可以看到大量宣传的 " 射雕 2.0 "。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原本想要学习二次元大世界的一些创新尝试全部砍掉或者退居二线,《射雕》想要回到传统数值 MMO 的舒适区。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版本更新后,那些跳脸的各种氪金活动,仿佛预示着当初 不卖数值 口号已然失效,大数值时代正式到来。

B 站有老哥做了个 2.0 氪金点的盘点,前前后后硬是盘了 20 分钟。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它大概感觉自己的某些思路已经失败了,于是干脆把过去的骚操作都隐藏起来,想靠网易最擅长的武侠 MMO 老路救自己一手。

可《射雕》毕竟是网游,和单机游戏不同。《赛博朋克 2077》可以用 2.0 的大型版本更新给玩家带来全新的游玩体验,直接拉升游戏口碑,这并不意味着《射雕》也能用一次大型版本更新来完成翻盘。

玩家在 1.0 版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你不能想当然的就说这个玩法拖后腿立马砍了,那相当于否认了玩家们曾经的努力,只会把仅剩的玩家都得罪完。

没法原地推平再起高楼,开发团队只能在老版本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让玩家慢慢适应。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如果 2.0 版本成了,那玩家自然会越来越多,如果 2.0 版本败了,结果比保持老版本不变更恐怖。因为在版本更迭期,必然会有为数不多的老玩家因为不适应而流失。

2.0 版本算是有点用,但也只是有点了。《射雕》因此短暂的从 iOS 免费游戏榜的 300 名开外,冲到了 60 多名,上次有这个成绩,还是刚公测的时候。

之后《射雕》 2.0 也做过其他努力,比如趁热度上线搜打撤玩法的 隐峰逐迹 ,可在几乎是直线下滑的排名趋势面前,为时已晚。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总而言之,真正玩下来,就会发现《射雕》有种奇怪的割裂感,仿佛它只是生硬的把各种要素柔和在一起。

它没能让不同玩家都爽起来,但它成功让每个玩家都不爽了。

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更年轻的 α 世代,那你可能没法忍受这个游戏,因为它乍一看很现代,可它压根就不是为你准备的。

那些有一定年龄,深度接触过金庸作品(或改编作品),年轻时候玩过不少国产武侠网游的 80、90 后,才本应该是《射雕》选中的受众。

可是游戏的种种表现,又给人一种金庸粉勿近的感觉,天知道它想要迎合的玩家群体究竟是谁。

耗资10亿、要运营150年的网易大作 只活了一年半

我们不难发现,针尖上跳舞的《射雕》,一辈子都活得相当拧巴,总是给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

所有的问题,都是它在给最初的自己,那个过于贪心十足既要又要的自己赎罪。以至于直到死亡,都没能找到真正能养活自己的大爹。

停运公告给出的 IP 合作期结束以及游戏运营调整,算是给了《射雕》一个体面的结局。

网易的《射雕》死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它切切实实给游戏行业上了一堂课,什么 IP、高成本都是虚的,能让玩家敞开钱包的只有游戏质量。

在《射雕》之后,腾讯还有部《代号:致金庸》,也不知道这个游戏,能不能重振金老爷子IP荣光,是否会从《射雕》的死亡里,学到什么。

希望它学到的,不是那句经典老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喜欢的话记得收藏本站,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人气下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