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mhole是个挺有意思的去中心化互操作性协议,目前已经连接了40多个主流区块链网络。它不像传统跨链桥那样需要中心化托管,而是让不同链上的智能合约直接"对话"。比如以太坊上的DeFi应用可以直接调用Solana上的流动性,这个设计在去年被Sui和Aptos等新兴链快速采用。
2024年4月推出的W代币有点特殊——它能在所有支持的链上原生存在。通过NTT(原生代币转移)标准,你在Arbitrum上持有的W和在Cosmos上的W实际上是同一个资产。这解决了跨链代币供应量不一致的老大难问题。不过说实话,目前大部分W还是集中在币安和Coinbase这些大所里。
Wormhole的工作流程像个区块链邮局:
1. 核心桥梁合约
每个接入链都部署了不可更改的智能合约(Core Bridges)。去年有黑客想攻击这个部分,但19个守护者节点的设计成功拦住了攻击。
2. 守护者网络
19个验证节点包括Jump Crypto、Certus One这些老玩家,今年新加入了Google Cloud。他们就像邮局分拣员,得确认每笔跨链交易的真实性。
3. VAA验证
至少要13个守护者签名才能生成VAA(可验证行动批准)。这个机制在Solana和以太坊间转账时特别关键,防止了双花问题。
4. 消息中继
任何人都能当"邮差"传递VAA,但实际大部分中继工作由Portal钱包在跑。他们的Gas费补贴政策让用户跨链成本降了30%左右。
5. 功能模块
- 代币桥:处理了Uniswap跨链部署时的资产转移
- NTT:让Stacks的sBTC能在Solana原生流通
- Wormhole查询:链游开发商用它同步多链玩家数据
- 多链治理:Aptos社区正在测试这个功能
今年Wormhole动作挺多:
● 比特币Layer2网络Stacks接入了NTT,现在sBTC可以直接跨到Sui链上玩DeFi了,不用再搞什么wBTC
● Algorand通过Folks Finance用上Wormhole后,他们的ALGO代币一夜之间多了40条链的流动性
● 六月份和Ripple的合作有点意外,XRP账本的用户现在能直接桥接到Arbitrum了
● Portal钱包界面改版后,新手跨链操作从7步简化到3步,日均交易量直接翻倍
Wormhole(W)市值
来源:CoinMarketCap
目前W的情况有点矛盾:
● 每天8500万左右的交易量是上季度的两倍,但92%的地址还在水下(被套牢)
● 虽然TVL冲到25亿,但88%的W集中在交易所,说明大家还是更爱炒币而不是用
● 有个好现象是Circle的USDC跨链都用Wormhole,机构认可度在提升
Wormhole(W)价格
来源:CoinMarketCap
短期(1-3个月)
卡在0.07-0.08美元这个区间很久了,要是能突破0.09美元可能会有一波小高潮。但得小心大户砸盘——他们平均成本在0.12美元左右。
中期(年底前)
如果NTT能在Optimism上线,加上质押功能如期推出,0.15美元不是梦。不过要看整体市场给不给面子。
长期
想重回1.6美元历史高点?除非出现两种情况:比特币减半效应带动全市场,或者Wormhole吃掉LayerZero大部分市场份额。
Wormhole的技术确实领先,但代币经济模型还需要完善。现在的情况是:用协议的人很多,买W代币的人却不多。今年要是能把质押收益和治理权做实,可能会改变这个局面。在多链成为标配的今天,这种底层协议的价值捕获能力值得持续观察。
(数据截止2025年7月,投资有风险,本文不作任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