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Solana 生态大战:吸血 Pump.fun 为何败给回馈社区的 LetsBONK?

Pump.fun:Solana 的 "吸血魔王" 是怎么捞钱的?

在 Solana 的 meme 币圈子里,Pump.fun 以前可是大哥大。最疯狂的时候一天进账 700 万美元,一年半总共赚了 6.77 亿美元,相当于每天从 Solana 生态里抽走 120 万美元。

图片

它的赚钱套路很简单:用户在平台发新币要交 "手续费",代币市值涨到位 "毕业" 时还要再被抽成。

图片

就这么一套操作,硬生生卷走了 640 万枚 SOL(相当于 7.8 亿美元),成了 Solana 上仅次于 FTX 的 "抛售大户"。

最离谱的是,这些钱全被换成 USDC 提现了,一点没反哺给生态。2025 年 6 月,眼看市场份额跌到 57.5%,Pump.fun 居然想搞 ICO,打算以 40 亿美元估值发行 1 万亿枚 PUMP 代币。

但真相是:平台上赚到 1000 美元以上的用户连 5% 都不到,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割的韭菜。

创始人还在网上吹牛要做 "比币安更大的平台",这种吃相太难看,彻底惹毛了社区。

LetsBONK 逆袭:靠 "撒钱" 和 "撑腰" 成了新老大

2025 年 4 月,BONK 推出的 LetsBONK 平台一上线就炸了:24 小时涌进 80 万用户,交易量 3 亿美元,发了 2700 个新代币。它能打败 Pump.fun,靠的是三个狠招:

赚了钱先给社区分

LetsBONK 把 1% 的交易手续费拿出来:一部分给节点增强网络安全,一部分回购销毁 BONK 代币,还有的投给生态建设。后来更狠,直接把 50% 的收入都用来买 BONK 销毁,相当于直接给持币人送钱。

图片

创始人带头给项目站台

当 GLONK 在 LetsBONK 发币时,创始人 Tom 自己掏 700 美元买币,还公开持仓,结果 GLONK 市值涨到 1800 万美元。而同期在 Pump.fun 发的 GLONK,因为没人撑腰,市值暴跌到 81.6 万美元。

图片

撒钱搞开发大赛

平台拿出 20 万美元办黑客松,吸引来 Delegate.fun 等项目。比如 $DEL 代币实现了 "无代码链上操作",两天就暴涨几十倍,证明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更吃香。

就这么着,LetsBONK 靠着 "帮用户赚钱 + 回馈生态",在 2025 年 7 月以 1.56 万次代币发行、49.8% 的市场份额,把 Pump.fun 的 1.15 万次和 40.9% 甩在身后,正式登基成新老大。

图片

新旧交替背后:从 "割韭菜" 到 "一起玩" 的转变

这场逆袭不是偶然,它说明加密世界正在变天:

Pump.fun 玩的是 "吸血模式":就像吸血鬼一样,只想从用户身上榨钱,赚了就跑,完全不管生态死活。

LetsBONK 搞的是 "共生模式":赚了钱先想着回馈社区,用真金白银回购代币,还支持优质项目,把 meme 币、实用工具和技术开发串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举个例子:Pump.fun 宣布 ICO 后,代币市值暴跌;而 LetsBONK 宣布反哺政策后,BONK 价格 24 小时暴涨 22%。

图片

资本也用脚投票,6th Man Ventures 的合伙人直接说:"纯炒概念的币已经死了,能创造价值的才是未来。"

这场大战给散户的启示

现在 LetsBONK 虽然成了新王,但也面临挑战:平台代币 $LETSBONK 市值从 3000 万跌到 400 万,说明光靠热情不够。而 Pump.fun 手里还有 6 亿美元现金,随时可能反扑。

不过说到底,这场战争撕开了加密世界的真相:

只知道割韭菜的平台,早晚被用户抛弃;

愿意把钱分给社区、支持创新的平台,才能走得更远。

就像 Solana 创始人都出来挺 BONK,现在的趋势很明显:加密货币不该是少数人捞钱的工具,而应该回到 "社区共建" 的初心。

毕竟在区块链的世界里,用户用脚投票,你要是光想榨取,早晚得被颠覆。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